【至元书院正阳中医宝典】【21】——【易学基础卷】- [五...

yjc
发布于 2022-10-04
第四节 全息理论和天人感应


在前面我们提过一些类比取象的思想,比如寸口脉可以象征天地人, 又从寸口脉的变化可以推断一个人身体内部运行是否正常。这个现象如果从深层次去探讨,或用现在的一些理论可以称之为全息规律。但是这个全息,不等于类比取象。
什么是全息?意思是指小部分的内容包含了整体的信息,比如人体的DNA,每个细胞都有,所以每个细胞都包含着人体的整体信息。
我们在黄帝内经中也可以经常发现这种全息理论。如《灵枢·五色篇》讲:“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再比如,观舌象可以判断身体哪个部位的疾病。这都属于全息诊断方法。因而在中医的诊断中,很多都是用到了全息理论。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上也就包含了自然的属性,也能表达出自然的状态。如癌症村的出现就表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也是天人感应的一些表现。
《伤寒论》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从皮毛侵入渐至腠理再至五脏六腑的角度论述了各种病症以及治疗方法,也是基于天人感应的原理。不知天道,难窥人理。历史上的中医大家都是体悟到了天地之间的一些深刻规律,并用此规律应用与指导治病的思想。把握了天道和人体的奥秘就能对病症了然于胸,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随手获效,自然不在话下。
第一卷易理部分到此结束,第二卷会结合一些经典的医书,探讨中医的基础。

预览
发布于 2022-10-04 · IP 属地吉林省
0 0
暂无评论数据,去 发布首评 吧!